《聖誕節的回憶》A Christmas Memory, One Christmas, & The ThanksgivingVisitor


christmas memory

算是一本溫暖的作品,回憶的溫暖總還是包裹著個人童年家庭創傷經驗與個人外表所遭遇的欺凌。是本作者晚年用自身回憶書寫童年時被父母拋在鄉下與親戚住在一起的生活回憶。全書以三篇在不同時期發表的短篇故事組成:「聖誕節的回憶」、「一個聖誕節」、「感恩節的訪客」。

在七歲被丟到鄉間與十來歲被迫送到軍校受訓練這之間的回憶,在Capote人生當中其實是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若說他的一生是在孤寂的情境中生活,這段時間的回憶想必更讓他珍視不已。

結合了自身回憶與自我身分的指涉,這三篇作品裡的主角,是使讀者容易將其視為作者本身以及他童年經驗。三篇作品儘管看來都是童趣性質的,但卻都是充滿溫暖、寬大與良善。故事裡巴弟的老表姐Sook(蘇可小姐)對當時的巴弟而言是個好朋友卻也以擬似母親的形象在他的生命中。用一種特別天真、單純又良善的角度看待世界,看待周遭的人們,這樣的處世與性格,是近乎完美且必須小心翼翼保護的回憶,這種美好的回憶,我想在他生命中,無論經歷到什麼樣的事都能撫慰他。

第一篇「聖誕節的回憶」處理的是巴弟與蘇可小姐在耶誕節前要趕著製作數十個蛋糕送給一些不認識的人,用存了很久卻很少很少的錢買酒製做糕點,故事裡呈現的樣子,是可愛溫暖的,不只主角巴弟、狗兒Queenie、蘇可小姐,還有遇到的人們,都是可愛溫馨的。

「一個感恩節」是巴弟抗拒著到外州與父親同聚的節日,這個故事裡的回憶其實可以看到巴弟的出生是讓母親厭惡,母親不愛父親連帶也討厭自己,因此他被像包袱一樣丟來丟去,這對作者是有很深刻的影響,因而與父親的相聚過程是不親且充滿怨恨的。但回到家鄉後卻因為蘇可小姐說的一席話,寫了封信給父親,這封信一直到父親死後遺物還知道他一直保存著。這篇故事的結尾是讓人容易紅了眼眶。

最後一篇「感恩節的訪客」是說到巴弟因為外貌關係在學校常遭遇一個同學的霸凌,蘇可小姐卻堅持要請那位同學到家中慶祝。當這位同學到他家慶祝時卻摸走了蘇可小姐珍視的胸針。巴弟馬上揭穿,而蘇可小姐檢查後卻說胸針還在。於是那位霸凌巴弟的朋友承認自己偷竊行為。這件事會引起巴弟的不平,為什麼他的朋友要護短,要替偷竊者說謊,蘇可小姐這個回應是非常很具意義且富含對巴弟與讀者教育意味:

我只想跟你說,巴弟,兩個錯加在一起不會變成對的。他拿走胸針是他的錯。可是我們不知道他為什麼這麼做。說不定他沒有想要一直留著。不管他的理由是什麼,都不是事先計畫好的。這就是為什麼你做的更糟糕:你有計劃地羞辱他。你是蓄意的。你聽好,巴弟,世界上只有一種不可原諒的罪─蓄意的殘忍。其他的都可以原諒。只有這一種絕對不行。

《我們的幸福時光》 by 孔枝泳

our
主軸就是一個死刑犯跟一個自我厭惡、墮落的大學老師的愛情故事。運用兩種筆法,一個是用死刑犯的日記(回溯自己童年過去、成長過程與現在),一邊是用女主角的陳述,陳述自己的心境,部分用對話形式表示。以一個愛情小說來說,結局想必是不美滿的,愛情來得太晚,覺悟太晚,不過仁慈、寬恕卻蔓延在小說中。作者意圖太明顯,這是一本非常說教式、宣傳型的作品,要讓讀者深思是否每個犯罪者都是自願犯罪,是否死刑那麼必要,又是否可用寬恕來替代刑罰。倒是談罪與罰,此本小說恐怕是達不到那種層次,激起讀者深思死刑存廢問題,那倒也不必。因為基本上作者原始設定就出現誤謬,男主角的死刑是因為替人頂罪,是被冤枉的。不足以用這種特例來套用在普遍性的問題上打轉,也不必因此忿忿不平認為角色的狀況是普遍性的,換個角度,這像是一種藐視司法的解讀。愛情故事,欣賞一下。作者立意,倒是別失去理智判斷。

《聖誕頌歌》A Christmas Carol

christmas carol
這是我心中耶誕節必備讀物。狄更斯一直以來非常出名的作品不外乎《雙城記》、《遠大前景》、《艱苦時代》、《董貝父子》等等大部頭、初為連載形式的作品。一般說來,他的作品特色幾乎跟他對於下層人民的景況關懷有關。其實,他也寫了許多的中篇小說、鬼故事集,最有名的就是《聖誕頌歌》,一本耶誕必備讀物。

講到耶誕夜,一定要有鬼。這個故事當然也不例外,但絕非像《黑衣女子》裡要家人圍爐壁爐講的驚悚鬼故事,這本小說的鬼、幽靈,是那種可憐的、精靈的、善良寬和的,是來感化全世界、全宇宙最自私、最小氣、最不慈悲的老頭施顧己(Scrooge),要將這個「心腸既冷又硬,像塊打火石,就算以鋼棒也擦不出火花」的吝嗇、無情的老頭感化為大善人,可也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於是就派來他生前的合夥人馬利,拖著綑綁他死後靈魂的鐵鍊,來預示施顧己最好快快悔悟,免得死後後悔,於是接連三個夜晚來了三隻ghosts,要來帶施顧己遊歷過去、現在、未來。

此作品當然是溫暖、感人的,施顧己當然最後被感化,這是最合理不過的聖誕故事。但這本中篇小說也四處重現狄更斯在大部頭作品裡的人性關懷,特別描述在維多利亞中期的英國社會的貧苦狀況,藉著施顧己的過去及現在式的遊歷,讀者也跟著遊歷了過去英國社會的景況。

再者,作品當中充滿感性之處,對施顧己在回顧自己童年過程的情感,許多段落是會引起讀者同情與共鳴,雖然一開頭的章節將這位角色形容地非常刻薄,但卻因回顧過去的章節,這位角色是會讓讀者激起一點同情,我想這也是作者此本故事會這麼吸引人一讀再讀之處,耶誕,原本就是要溫暖、團聚、祝福、與快樂的。

願大家耶誕快樂,平安喜樂。

ps. 在書店看到台灣商務新出版的《聖誕頌歌》,譯筆挺好,紙質也甚好,加上此書是中文與英文都有,還附上當初原版插圖,非常適合收藏,推薦。

蒐屍魔

collection

若說之前的The Collector是前傳,並讓觀眾會期待正傳,那這《蒐屍魔》The Collection肯定可以賣出不少票房,但只因為前傳的關係。於是觀眾來到電影院,喝著飲料,吃著爆米花,卻引起泛噁之感。那種感覺只是泛噁,毫無其他。一部院線片可以粗製到這種程度,甚至連非院線片只供DVD的血腥片還不如。實在大失所望。一開始其實還是可以預期有所亮眼發展,畢竟用兩種氣氛營造對比,觀眾容易有點驚悚感,但僅止一開始。後來全部都弱化。變得有點荒謬、可笑。觀眾只是看戲,只是看到電玩般的畫面呈現,其他啥也沒有,說毛骨悚然沒有,說恐怖沒有,說血腥也說不上,噁心便是,角色沒發展性,機關重重,太多,太重複,看了疲乏生厭。把錢省下來去看《兇兆》Sinister,才不會覺得浪費錢。

譯 "My Pretty Rose Tree" by William Blake

我美麗的玫瑰花


 


有人給我一朵花
是從不在五月開的花。
但我說,「我已經有了一株美麗的玫瑰樹了」
因此我捨棄了那朵美麗的花兒

然後我走向了我美麗的玫瑰樹
日夜照料她。
但我的玫瑰帶著嫉妒別過頭:
她的刺變成了我唯一的喜悅。 


                                          翻譯 by Alyce


 


pretty rose tree


My Pretty Rose Tree




A flower was offered to me,
Such a flower as May never bore;
But I said "I've a pretty rose tree,"
And I passed the sweet flower o'er.


Then I went to my pretty rose tree,
To tend her by day and by night;
But my rose turned away with jealousy,
And her thorns were my only delight


                                                                 


                                              

《牡蠣男孩憂鬱之死》by Tim Burton

oyster boy


對於提姆.波頓的認識《巧克力冒險工廠》、《瘋狂理髮師》及《耶誕夜驚魂夜》等,我眼裡瘋狂、可愛、世故又荒涼屬性的影片,而《牡蠣男孩憂鬱之死》,這本圖文故事集又可說是波頓導演作品的馬賽克拼貼。《牡蠣男孩憂鬱之死》是本短篇故事的圖文集,除去title故事以外,還有其餘20篇,有的故事篇章是幾乎不到八行之短,用一種近似nursery rhymes的語言創作而成,在頌讀時會產生自己是在讀童趣詩的感受。


 


《牡蠣男孩》在圖文的映襯下,顯見的是一種更為真實的體驗。我喜歡那種在極為不真實的框架裡的貼近真實,一種相違的又理應預期相斥效果的相吸。全書是極為荒誕、怪奇的,從中而生的卻是悲傷與荒涼的人性;留給讀者的是荒謬的可笑與可悲。然而作者並未意圖創造沈重,僅為近似荒謬劇中的笑與淚呈現。想想,有哪種情節是父母在海邊歡愛,結晶卻是半人半牡蠣,父親因而無能,於是雙親變想扼殺牡蠣男孩來來補陽呢。

"The Sick Rose" by William Blake

這首詩是從布雷克《天真與世故之歌》的世故之歌所選出來的一首小詩。以四行為一個詩段組成的八行詩。詩律在此不多做贅述,僅詮釋詩作。

在第一段詩行當中讀者是能夠看到兩個物體,一個是玫瑰,一個是蟲。詩行一開始就以呼告語氣說著,玫瑰已經枯萎了。接下來的第二行到第四行,全用來修飾這個段落的主體,也就是詩中所書的「蟲,」第一這蟲是從呼嘯的暴風而來、是在夜幕低垂來襲,是無形的。也可以這麼說,開頭提到玫瑰的枯萎是因為對玫瑰來說是無形的蟲,也就是那個影響是在不自覺的狀況下產生,導致玫瑰的枯萎。



第二段詩行則是透露出這在黑夜無形來襲的蟲的「動作。」首先它找到了玫瑰緋紅色喜悅的床,接著最後兩行揭露他找到玫瑰這紅色喜悅的床會導致什麼樣的結果,詩行這麼寫著"his dark secret love/ Does thy life destroy"  (他暗黑私密的愛/腐朽你的生命)。這段詩透露出的訊息是: 玫瑰為了什麼理由導致枯萎?它是因為這蟲?還是這蟲黑暗隱密的愛?至少詩行所呈現的是後者,是因為那種隱密的黑暗的愛導致玫瑰的枯萎。



這麼從字面上的解釋便是,玫瑰枯萎是因為蟲的愛情,又更因為這種愛情的黑暗與私密。而若在回頭看crimson joy of thy bed (你緋紅喜悅的床),這是玫瑰的床,是緋紅的喜悅。也就是這張玫瑰之床其實可以說是在綻放的姿態的,是繁華的樣貌。這兒我得提出詩中的象徵意涵,假使玫瑰是象徵愛情,緋紅喜悅的床,可以說是指涉sexuality,這可以是喜悅的,然而導致愛情枯萎的卻是蟲的不欲人知、在黑暗中進行的愛(或稱愛與性的結合)。此時的喜悅就因此造成了後面隨之而來的腐朽。這樣來解釋這首詩,我們可以說,愛情與性,是要誠實、純潔無穢,公開且能夠坦承的,然而在社會教條的壓制下,它非得讓愛情在黑暗中進行,必須是壓抑著前進,這樣的愛情最終是走到凋亡之道。



又可從另外一方面著眼,在Blake最原始的版畫上透露的,這是「條」蟲,而蟲的外形卻與雄性象徵的陽具等同。此外,在提玫瑰,除了指涉愛情以外,或許也同樣能夠指涉女人或是少女懷春。而在crimson joy of thy bed上,crimson這個字又是特別的意涵,我們可以說那是雙頰「緋紅」的色調,卻也可以說那是處女之腥紅之血, 這樣的情狀不免會想起那種必然在黑夜進行的暴力的性事件,原屬少女與情人喜悅的初夜,卻在暴風、在黑夜、在靜悄悄不自覺的狀況倏地愛情被破壞、變質了。

譯 "The Sick Rose" by William Blake

sick rose 

玫瑰啊,你枯萎了。              
飛行在黑夜的                      
那無形的蟲                        
在嘯呼的暴風中:                

找著你那                            
有著腥紅喜悅的床:                
他暗黑的隱密的愛                
腐朽你的生命。                    

翻譯 by Alyce


"The Sick Rose" by William Blake  


O Rose thou art sick.
The invisible worm,
That flies in the night
In the howling storm:

Has found out thy bed
Of crimson joy:
And his dark secret love
Does thy life destroy.

"The Mother" by Lydia Davis

davis

這篇故事選自Lydia Davis 1996年的故事集Break It Down。這篇故事雖說不上是極短篇,但也算比短篇還短的作品了。

文字基本上非常易讀、易理解,打從一開始故事的女孩做什麼事,她母親總覺得可以再怎樣會更好,我們能夠看到的是一個挑剔、好批評的母親,彷彿母親眼裡的女孩永遠不夠好,或許我們在心裡會設想母親或許是虎媽Amy Chua那種母親,因為相信女兒能夠做到所以直言他們能夠做到更好的層次,我們對於這樣的母親心理衍生出來的情緒其實是複雜的,一面我們厭惡這樣好批評的母親,一面我們又質疑或許這只是苦口婆心。

但,接著看下來卻不這麼回事,當女兒一再再做的事,母親總不滿意,總有其他意見時,我們看看最後一句:「要是你永遠睡著,該有多好。」這句話放在故事結尾,所造成的效果其實是屬於驚悚大於陳悶,女兒是在花園挖了個洞,又挖了更大的洞,並且躺進去睡,這邊可以看出是一種關於死亡的意象,是人死了躺進土裡,而女兒的這個行動,母親怎麼接話?她說:「要是你永遠睡著該有多好!」這是詛咒的言語也是母親心理冀望的投射,讀著卻不禁問:「為什麼?對他們的母女關係說不定是有點困惑的,怎麼到最後母親會希望女兒不要醒來。」

其實,可以再重看一次,會發現有個地方呈現了母女關係的微妙處。如果作者是寫「女兒做了小枕頭,母親說如果是鵝毛枕會更好。」這樣其實是很普通的句子延續,但作者這麼寫:「女孩做了一個枕頭給她父親。『要是鵝毛枕會不會更實用點』。」這枕頭不是給自己,不是給母親,是給父親。

這邊我們其實可以往母女關係與父女關係著眼。第一,這母女關係不佳,儘管在整篇故事,我們並未看到任何劇烈的情緒反應,女兒沒有,母親也沒有。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是個很平淡不過的故事,但中間傳達出來的卻是母女關係的生冷。第二,在父女關係上,我們或許可以藉由枕頭給父親這邊,提出一點解釋。是否這邊傳達出一種Electra Complex,戀父情結。她不只把做枕頭送給父親這點可供說明,同時枕頭傳達出來的是一種關乎性的暗示,更可以說是渴望與父共眠亂倫的sexual drive。這樣解釋中間的段落,再引到母親希望她永遠睡著或許更能解釋出點合理的思路。當然,這篇故事是能有個較容易的讀法,可以說因為這位母親一直壓抑女兒的創作力,終至女兒以死為解脫之道。但我認為pillow for her father,這邊的文字連結起上下文,或許更可以解釋母女的關係。


==

女孩寫了一篇故事。「要是妳寫的是小說該有多好,」她母親說。女孩建了一個娃娃屋。「要是這是真的屋子該有多好,」她母親說。女孩做了個小枕頭給她父親。「要是鵝毛枕會不會更實用點,」她母親說。女孩在花園挖了個小洞。「要是妳挖的是大洞該有多好,」她母親說。女孩挖了大洞,走進去,睡在裡頭。「要是妳永遠睡著該有多好,」她母親說。

翻譯 by Alyce

The girl wrote a story. "But how much better it would be if you wrote a novel," said her mother. The girl built a dollhouse. "But how much better if it were a real house," her mother said. The girl made a small pillow for her father. "But wouldn't a quilt be more practical," said her mother. The girl dug a small hole in the garden. "But how much better if you dug a large hole," said her mother. The girl dug a large hole and went to sleep in it. "But how much better if you slept forever," said her mother.



Break It Down 1996

淚流域

waters  

密西西比河流域總讓人聯想美國史上太多令人傷悲的事件,至少,腦海中一定會浮現關於黑奴、南北戰爭、棉花種植、甚至種族歧視。淚流域是架構在這個區域的家族史,包含在歷史上令人難以招架、無法獨自承受的提爾事件(Emmet Till)。

小說是以一個妓女怨靈附體在女孩桃兒身上開始說起,述說到桃兒因為1927年在密西西比河的大洪水沖走,怨靈轉寄宿到一位名喚詹塔的男子身上,這也就是提爾事件裡面的主嫌John Milam,小說裡形容這位仁兄便是殘暴,喜歡爭鬥等等暴力特質,不過是訴諸他原本個性不是這樣,是怨靈在身才有這般變化。桃兒的女兒海明葳生了一個非婚生女叫做塔絲,在14.5歲時在家鄉邂逅了從芝加哥來探親的提爾,怎奈後來提爾因為對白人女子吹口哨被虐殺致死(虐殺到多殘忍,請查youtube Emmet Till就會看到那張虐殺後的面目),故事走到後來塔絲結婚生子,到老年回到家鄉,似乎看到提爾年少身影,之後故事便以怨靈在大西洋形成Katrina颶風作為終結。



基本上,作者很想卻也很勉強地把開始的怨靈附體到在小說結尾造成密西西比風災的卡翠娜颶風銜接在一起,意圖使作品有完整、有頭有尾,不過就怨靈附體這點來說,其實說服力並不足,甚至試圖迴避當初John Milam與其弟Roy 所犯下的罪行,將其訴諸為怨靈附體導致的暴烈性格。在怨靈附體方面,或許多少有點想效尤Morrison《寵兒》的影子,不過格局相對過小,並無法達到寵兒的深邃。



本書是簡單明瞭,語言簡單易讀的作品,敘述口吻如同講故事一樣,一幕幕戲在腦海上演一回,處理種族歧視的歷史事件,必定是會興起讀者的共鳴,這些都是此書優點; 然而,此書在結構上的處理是不夠平均的,需要當成主要情節處理的篇幅過短,桃兒的故事卻偏長,後者使讀者以為在讀一本靈異驚悚的怨靈故事,前者卻讓讀者感到處理太過匆促,這很明顯是結構不均導致的缺陷。另外,述說一家子三位女子的著墨很難抓出比較強的銜接性,也是作品不足之處。

幾種孤獨 On Solitude

godot 


我常想"alone"這個字。leave me alone! 別煩我/讓我獨處。Are you lonely?你覺得孤單嗎?Alone 和 Lonely看似不同的字,卻擁有接近相同的字母。其實兩個字都是從Lone衍生出來的,顧名思義也就是solititude! 

I hide myself within my flower by Emily Dickinson

I hide myself within my flower,
That wearing on your breast,
You, unsuspecting, wear me too;
And angels know the rest.

I hide myself within my flower,
That, fading from your vase,
You, unsuspecting, feel for me
Almost a loneliness.

我隱身我的花中,
別在你胸前的花,
你,毫無所覺,也把我別上--
天使洞悉之後所有。

我隱身我的花中,
你瓶中枯萎的花,
你,毫無所覺,卻還同情我
近乎全然的寂寥。

譯者: 江欣悅


《9288奇幻之旅》Aleph

634686067740980000  


保羅‧柯爾賀應該很多人都不陌生吧?感覺上有點像是多產作家,書店上陳列許多其著作。無論看過幾本他有寓意、說教又重的書籍,新書《9288奇幻之旅》我還是花了錢買下來。

《變形記》Die Verwandlung

kafka  


古典作品有Ovid《變形記》,裡面講了許多神人變形的故事,成為日後作者神話取材的來源之一

《黃壁紙》The Yellow Wallpaper

17_201108011954511sJ95  



《黃壁紙》是作者本身根據自己精神不佳時受到的拘禁治療為題材寫下的作品,在發表作品後不久她還寫信給那位治療她的醫生想告訴醫生他的治療不怎麼樣!

「阿拉比」Araby 《都柏林人》

Marilyn Monroe, 1954, by Eve Arnold (reading series)  


這張照片是瑪麗蓮夢路在讀尤里西斯的照片。因為跟《阿拉比》的作者Joyce有點關係所以拿來當圖。

《都柏林人》算是喬伊斯作品中最好入手的吧?所以我就挑了這篇比較短來寫寫感想。故事有點短,中文大概十頁左右,情節也不怎艱澀。故事中有個小男孩喜歡鄰居的姐姐,有一天那個姐姐問他有沒有要去「阿拉比」,她說她沒辦法去。男孩聽了就說他會去,會幫姐姐帶點東西回來,於是當天歷盡千辛萬苦他終於到了「阿拉比」,他到的時候夜市都快要關了,他到一個攤位要買東西,但是顧攤子的女孩一直在跟身旁的男生講沒有意義的話,後來小男孩就說沒有要買啥東西,然後有種憤怒的感覺攻佔他。故事就結束了,有點突然,據說這就是喬伊斯擅用的epiphany,在故事的某個時刻,角色突然覺醒、認清現狀。

《都柏林人》有十五篇短篇故事,這是第三篇,角色的年紀剛好是介於童年到前青春期間。故事裡面也有提到這個小少年的性慾衝動還有愛情衝動。不過,第一句話已經點出了這個年少痴狂不會是個好結局。說真的,喬伊斯也夠狠,一開始就點出這是死胡同:「李奇蒙街是條死巷」,有棟充滿「霉味」的屋子前任神父死了留下了一些書籍,對,神父也死了。所以不只是個死胡同還有死掉的神父以及留下的屋子裡的泛黃的書。


 


妙,作者用死胡同開始預示過程的了無希望,也象徵男孩從一開始其實眼睛就看不清現實,他說神父留下來的三本書外表「潮溼泛黃而捲區」他最愛的是一本《維德克回憶錄》,不過哩這小男孩喜歡他只是因為這本書的「書頁都變黃了」。也可以說,這個男生喜歡的書只是因為外表帶來的浪漫遐想並非書籍實質的內涵。不只踏進死胡同,少年的浪漫想像也註定故事後來的發展都從這種浪漫的盲視出發。少年只敢遠觀不敢走進跟心中的女神說上一句話:


 


我除了幾句寒暄的話外,從來不敢和她攀談。但是她的名字卻不斷召喚我,挑動我盲目的熱


情。[...] 她的一顰一笑,如影隨形伴著我,甚至於還出現在與浪漫氣氛格格不入的地方。(My emphasis)


 


少年就像一個騎士,「護衛著一只聖杯,奮勇通過敵人的重重包圍」,為了他迷戀的女孩子。他要前往阿拉比市集。這篇故事就像少年為了心中的女神/聖女要踏上征戰旅程。他告訴那位鄰居姐姐說:「如果我去,我說,我就帶一件東西回來!」這個畫面看起來就像騎士征戰一般,不過並不是這麼單純只是騎士為了淑女去尋寶的冒險,其實,這段到阿拉比市集之旅就好像是少年在愛欲與精神方面的沈淪。一方面這個鄰居的姊姊的描寫上不是單純的聖潔形象,而是混雜聖潔與世俗慾望的意象:


 


對面家的燈供照到她粉頸的雪白曲線,和她的秀髮。隨著燈光流洩,也照亮她放在欄杆上的纖手。她安詳地站在那兒,燈光落在她衣裳的另一邊,也照到她襯裙的白邊,我剛好看見。


 


在漫長等待前往使他「靈魂充滿東方神祕魔力」的阿拉比前的空檔時間他往二樓「空洞、冰冷、黑暗」裡任憑愛情的想像、內心情慾的奔馳,他往窗前看什麼都看不清,除了「想像中的那個棕色身影,那燈光投射下的光線、那擺在欄杆上的纖手、那底裙的蕾絲邊。」從作品一開始的死胡同開始,後來充滿了年少感情的慾望與騎士傳奇想像,現在在黑暗中幻想女性的體態與慾望的物體(衣物)。


 


終於可以前去阿拉比,到了阿拉比時,市集也快關了,他走到攤位入口處,一位小姐跟兩個年輕人在講著庸俗且沒有意義的談話,見此就打消購買的意願,接著阿拉比市集「要熄燈了!」他看著市集暗下來,「凝視著那一片漆黑,」他「看見自己像一隻被虛榮心驅使與嘲弄的可憐蟲;眼裡不禁燃起羞愧的熊熊烈火。」為什麼會羞愧?又憤怒呢?因為一開始的死胡同就象徵他的結局還有盲目,過程中他不斷受自己形塑出來的虛榮感主導想像,被自我膨脹掩蓋,故事裡面陸續出現黑暗、盲目意象加強效果,在黑暗中他擁有想像,在死胡同裡他獲取浪漫的遐想,不過等到真正踏上旅程,看到一般女子的平庸對話,慾念頓時就消失了。燈熄了,他才看清到自己的幻想、虛榮。


 


《都柏林人》常被拿來用愛爾蘭文化跟國族主義上進行比較嚴肅的探討,但是把這些理論外衣脫掉後,這部作品還是很有閱讀層次的。這本作品的十五篇短篇故事可以篇篇獨立閱讀,也可以放到大的國家語境來看,小說裡面的象徵意象非常豐富,推薦給大家。



633804221158752716
書名:《都柏林人》Dubliners
作者:喬伊斯 James Joyce
譯者:莊坤良
出版社: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