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窩囊廢的浪漫情史》Aus dem Leben eines Taugenichts

Aus dem Leben eines Taugenichts

英文書名為Of the Life of a Good-For-Nothing,《窩囊廢的浪漫情史》述說的故事是一個鎮日無所事事的青年,老爸叫他“Du Taugenichts" (You Good-for-Nothing),全篇讀者只知道他這個名字,窩囊廢。

磨坊師父老爸最後看不下去這個懶骨頭兒子,不想白養他啦,便給他一點錢要他離家去瞧瞧外面的世界,於是主角就踏上不知目標的流浪旅程,路途上碰到一些人,見到貴族,並對女伯爵一見傾心,想要贏得芳心,見到對方有意中人只好傷心遠去,卻難忘懷佳人,後來大概是天公疼憨人,一連串機緣巧遇讓命運注定的兩人就兜在一起...


除了許多詩作被作曲家編成曲子讓作家更加聞名以外,愛欣朵夫最令人熟知的小說作品大概就是這本《窩囊廢的浪漫情史》(Aus dem Leben eines Taugenichts)了,成作於德國浪漫主義後期,作品中不乏許多浪漫性質的描述,例如自由、冒險、情愛等等,加上愛欣朵夫詩作原先就帶有的田園詩(pastoral poetry)的風格,讓看似浪徒小說(picaresque novel)的作品風格,少了粗鄙卻增多了沿途風光與情愛冀盼的詩意,更不用說作者設定主角雖是廢柴卻還能夠拉得一手好琴,有引人心醉的歌喉,主角的特質讓作品特質的浪漫屬性有加分了不少,作品中不止運用自述體裁述說自身經歷,當中並穿插了詩體,整本書多了音樂性、節奏感,少了市井習氣。

作品本身的基調是非常輕鬆詼諧的,沿途風光景緻的描繪更也看出是浪漫時期歌詠自然的詩風產物,似是浪漫故事的民謠風,讀來心情是非常愉快的,主角設定也挺新奇有趣,窩囊廢從作品剛開始就是窩囊廢,到最後還是窩囊廢,也沒看他做了什麼大事,抱得美人歸,勉強算他有點收獲好了,唱歌拉琴娛樂大家,性格開朗明快,率真任性的窩囊廢畢竟還是讓眾人喜愛的,沿途真的也沒遇到啥壞人壞事,就說天公疼憨人。



《人皮手稿》Das Skript

Strobel+Das-Skript-Psychothriller-Psychothriller

清晨,女大生妮娜收到一個包裹,木框框著一個材質奇特的布料,大概是動物皮之類的,看著看著卻似乎看到像是人體上的痣被拉扯過度的形狀。同時,德國第二大報,漢堡日報發行者之女,失蹤兩三天了。又被發現一個女人屍體,其背部少了一塊皮。

警方循線著手調查,隨著事件挖掘出來的「皮」上面還刻著類似書本章節,竟跟一個隱退多時的作家雅恩所創作的一本犯罪作品《劇本》(Das Skript)描述情節如出一轍。

這位退隱作家多年前居住在科隆,當時也因為他其中一本作品被兇手拿來做犯罪手法,導致最後聲名狼藉,還落得遭質疑為犯罪嫌疑人,如今他搬到漢堡,在當地卻又發生其作品內容關於人皮手稿的犯罪,被拿來使用。這不禁使警方懷疑究竟是否為作家想要出名自導自演的戲碼?後來發現當初收到人皮木框的女大生先前曾發表過一篇關於此作家的文章,難道這是恐嚇威脅?《劇本》的情節可是殺了多人、割掉受害者的皮膚,警方是否能在受害者人數增加前將真正兇手繩之以法。

非常精彩好看的作品,以一個女性受害者為開端的受害者陳述章,類似書本的成書章節,交錯著案件發生的各種嫌疑人、案件調查,讓作品發揮得淋漓。以書中書的犯罪形式創作的作品,結合當中對於出版社、編輯、出版等等流程、作家成書過程的細節調侃,讓在閱讀這本書的我不僅僅在有心理犯罪作品在讀者心中的作用,還多了一層書中書的趣味,難道負責作家作品的編輯會是下一個受害者,或是為了讓自己推出的書大賣來模擬犯罪呢,這倒是這本犯罪作品額外的亮點。

因為作品是在受害者敘述與案件調查發展交錯之下推動,因此在受者者的短篇章節中,可推敲出罪犯的真實身份,但作者並沒有露餡太多,直到最後才有了兇手的真實身份的暗示出現,前頭幾乎都只是提點一下,不至於太早讓讀者猜到兇手,像這類作品深得我的喜愛。

只是,排除我對整部作品的喜愛,發現中文版把作者書中書的概念在書名與內容的譯文對照上做了一點修改,此書書名譯為《人皮手稿》,原文書名為Das Skript, 而作品內容那本讓兇手依循犯罪模式的虛構作品為《劇本》,德文書名(即在原文內容所呈現的書中書名)也是Das Skript,或許內文也翻譯成《人皮手稿》至少在閱讀上會多了點書中書的趣味,也不失作者設計作品的美意,猜想台灣出版社有他們讀者群接受程度的考量吧,於我,寧願內文中的那本書譯文也是《人皮手稿》。

-感謝 管笙 在德文文本閱讀的指引。

《30街的兩匹斑馬》Deux zèbres sur la 30e Rue

51po44bTcHL._

中東地區一直以來因為政治、宗教等等因素,社會經濟、國家局勢動盪不安,加薩走廊成為以色列與民兵的爭奪之地。在這樣的背景下,加薩地區動物園少了斑馬,園長馬哈茂德於是將動物園的兩匹驢子用染髮劑染成斑馬的樣子,為了讓來訪的小小孩童不失望,戰爭雖醜陋,但人世間總還有能夠期盼的事物。


紐約時報駐中東特派員詹姆斯,因為太常關注這些國際大事,導致與結婚十年的妻子分開,生命失去了希望與動力,那天到動物園看到了那兩匹怪異的斑馬,笑開了,想要把這件事在報上發表。分隔兩地的法國情侶,在不同時間也受到這樣的故事所影響,生活起了變化...後來詹姆斯還邂逅了一位德國女子,分享了這個有趣感人的指驢為斑馬的故事,敞開了心胸...就這樣,一件趣聞卻直接與間接影響了作品中幾位主角的生活...

作品是本小品故事,以加薩走廊紛爭引起的化驢為斑馬的故事為背景,將中東、德國、法國、美國等地的各個主角拉攏在一起,這個故事到底是怎麼樣吸引人呢,對詹姆斯而言那帶給他希望,憑著想幫助園長朋友他想辦法讓對方到美國宣傳讓世界知道這件事(包含戰爭的影響),剛好遇到這位園長也想轉變一下,就真的答應到美國,法國情侶,男方受到故事感動,想把它寫成書,聯絡詹姆斯於是約在美國見面,女方是個藝術家,短暫在美體驗藝術家生活,因為某個關係要租賃詹姆斯的房子也相約見面。加上詹姆斯後來深愛的女友,這幾個人不只因為故事牽連在一起,後來也在同一個地方相遇。

說是小品是因為它的基調就是淡淡的風格,讀了有時會會心一笑,把中東地區因為戰爭饑荒動物連帶跟著餓死的悲情故事用獨特、充滿希望的方式處理,佐以傻勁與愛情故事交叉其中,閱讀感受是非常輕鬆、帶著微微笑意的,因為書中的每個角色都是如此可愛,希望都可以順利達成,結局也是好的。但正因為前頭陳述的優點,以至於我幾乎忘了這可是本架構於加薩走廊戰亂背景的故事,各段故事的銜接串聯稍嫌薄弱了點,除此之外,一切都不賴,挺適合拍成那種假期電影,像是每一個角色都各有其背後故事,都分別被牽引到某個大都市,然後彼此相遇。

《終於還是要道別》When it Rains

mackellar

原文書名When It Rains,字面上意思「當雨落下時」在這本memoir代表著像是久旱甘霖、也可以說是世界受雨洗禮後的澄澈清明。不曉得有沒有如此難熬的傷痛,丈夫在她懷第二胎時自我解脫、兩年後母親又突然診斷出癌症撒手人寰,整個世界幾乎天崩地裂,最愛的兩個人,可以說是作者依靠的兩座山,接連離開,丈夫的離開留下的是說不出的困惑與痛,一種自責且無力的心,太突然; 母親的離開是有準備的,雖然也來得突然。兩位親人的離開方式雖然不同,但造成的最後影響卻是一樣的,崩裂且無助的心。


身為作家而且在大學任教的MacKellar,丈夫逝去的痛尚未痊愈,母親接著離世又讓痛苦倍增,於是就向學校請了假到母親老家墨爾本過三個月的放鬆,一個女人、兩個仍懞懂的孩子,真能因為換個環境就擺脫失喪的情緒?回到母親老家,與舅舅住得近,買了小馬給女兒,自己也在牧場附近每天忙東忙西,最後出版社那邊有個出版計劃,於是在三個月的假期裡,她拖到不能再拖,卻又想不出該寫些什麼來出版...

通常,以傷痛開始、以療癒結尾的作品,讀者應該可以期待過程中會有諸多交雜回憶的甜與痛,或者來個作者心深處的絮語潺潺,或者來個在接近自然的牧場生活受到療癒作用,像是自然文學常提到的那種大地的母性讓受傷的人可以因為這場擁抱慢慢找回自己。但作者並沒有著墨太多我前頭所提到的,過程中讀者知道作者的丈夫過世了,她很困惑,作者的母親死了,她很無助,但是情感的深度刻畫得太淺,造成文字與讀者隙縫太大,我不知道她丈夫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只知道好像是精神有狀況,也大概知道她母親獨特之處,但這些跟她的關係是?我在書中沒看到關聯。

她是怎麼療癒的呢?女兒適應環境、學會騎小馬、到牧場幫忙擠奶...然後牧場單純生活...後來,她遇到了一個真命天子,所以她開始改變自己的心態。看到後來,我不禁想問,作者到底是怎麼療癒的...因為刻劃實在是表面,觸不到我心坎,我感受到作者的「一點」痛,卻對於她的療癒過程與結尾感到困惑莫名。

看過Cheryl Strayed那本失喪後去走太平洋山脊的作品,我想我還是習慣那種與自然對話、與回憶對話、與自我誠實對話、並且讓讀者深受感動的作品。不過此書也不是沒有優點,前面還鋪陳了一點丈夫過世與過世前作者的心境,還有就是片段的文字挺美的,結尾寫到When it rains的比喻也美,可惜作品就是非常有距離感,這道別的「終於」非常突然,不過還是很替作者開心,畢竟她已走過那些傷痛。

《影像感染》Le Syndrome E

syndrome_e

有人要出清過世老爹那堆無用的影片膠卷,而且還是廉價出售,這叫影癡怎不心動。維洛克喜孜孜得在對方閣樓深處搜得挺神秘的膠卷片,上頭啥也沒透漏。豈知回家觀看,竟然眼睛就瞎了。醫院說,維洛克其實是有意識到視線內障礙物,但不知道為什麼就是看不到,所以猜測是心理因素。


警察前女友露西,受到維洛克所托來調查一下那詭異膠卷的秘辛。這頭露西也看不到啥東西,只知那膠卷變態極了,找來膠卷專家,對方卻因此受害。另外一頭,妻女過世的鯊哥警長,受到精神分裂所苦,也捲進了大腦被挖掘的連續謀殺案。兩人原先是分開不同案件,卻又指向同一個犯罪線路,究竟這兩人會挖出怎樣、令人難以置信的內情呢..

其實這是《左撇子的殺意》的前傳,不過僅止於露西與鯊哥的過往與感情線路的交代,主要情節基本上是分開的,所以就算先看《左撇子》再看《影像感染》並不影響閱讀的樂趣。整體說來這部作品比《左撇子》精彩許多,但也不脫西萊斯擅長的犯罪生物學觀點,若說《左撇子》是從幾千萬年左撇子的暴力因子,《影像感染》則是藉由影像滲透人腦等等關於生物、暴力因子的處理。作品比較特別之處,不只在跨越洲際的聯結處理,甚至將美加兩國過去的政治醜聞牽連進來 (我特別查過書中所提的事件是如小說陳述那般)。

兩本閱讀起來,西萊斯對我來說就像葛紅杰,擅長用一些看來詭異又不相干的東西,將之串連起來,閱讀時敘述又流暢,會吸引我一直翻下去,我猜大概就是作者習慣拉線拉扯很大很寬,所以在閱讀之際,我也很難猜測到下一頁的發展,這樣讀起來比較有樂趣。

我讀完這作者的兩本書後,會思索一個問題: 究竟看這種犯罪推理作品,讀者重視的是作者怎麼連接線索,還是說因為線索追溯到不可思議的情節發展而認為這本作品「太扯」(違背自己的思考與知識背景呢)。

像西萊斯這類作家作品中(以我閱讀的這兩本),因為他的線索背景通常是往犯罪生物學的領域處理,扯到生物學領域,總是格外深奧點,但就因為不熟悉卻讓人更想看到你是要怎麼連結它們,至少對我這樣的讀者來說,作品是好看極了,閱讀過程也讓我覺得很刺激,會期待作者的其他作品,我想就是寫得好的 :mrgreen:。

《左撇子的殺意》 Gataca



西萊斯作品,露西與鯊哥聯手辦案第二件。就在鯊哥想像露西告白的那一天下午的沙灘,讓露西的八歲雙胞胎自己去買冰淇淋,不到幾分鐘的時間,雙胞胎不見蹤影。

後來,疑似找到屍體要露西到太平間認屍並且驗DNA看看是否為雙胞胎之一。從此,露西與鯊哥就此不再相見,連給彼此告別的機會都沒有。一年之後,一個研究遺傳生物學的研究生夏娃,發現慘死於動物保育研究室,傷口有巨型動物的齒痕。

另一頭,露西女兒兇手竟在監獄裡自殺身亡,這兩個原本不相干的線路,卻牽扯在一起,夏娃在死前曾經到監獄要求面會凶手,而這兩個人卻又巧合是左撇子...鯊哥為了辦案,露西為了追蹤謀害雙胞胎女兒之一的兇手為何自殺,因為她欠她一個交代。兩人因此又遇上了。是否能夠再度合作,將這樁牽扯一些左撇子的兇案查得水落石出?還是見面後,露西仍然恨意滿懷,一面扯過往情人的後腿,一面又讓自己陷入險境?

並不是常閱讀法國的犯罪推理作品,但西萊斯的作品卻足以讓人入迷,一面是敘述手法比較不那麼粗糙,文字描述也很細膩,一方面是他處理的主題,講連鎖謀殺事件串聯到DNA相關的追溯、遠古時期人種的滅絕、科學的野心等等元素,這些更讓小說呈現甚瑰麗的文字織里。

小說是以悲劇為開始,露西的孩子可能已經死了,作者花了一點時間鋪陳這件雙胞胎事件的悲劇,表面上看起來跟作品主要犯罪事件似乎不相連實際上卻有攀上關係,加上露西的情感狀態、心理的描繪在案件調查中其實多少都還是有其不可或缺之處,如果說這部作品之所以精彩是因為案件本身的追朔時間橫度拉得極長,令人眩目的遺傳生物學探索,角色情感面上的琢磨、案情探查連鎖的銜接度等等都是此作讓我滿意之處。

雖然我並不真正深入遺傳科學領域的知識範疇,但是以自身的常識來閱讀此作,並未因作者將查案往古人種、遺傳生物學上打轉而有距離感,反而更引起好奇,想知道作者會怎麼處理這樣的事件、想知道作者如何銜接一連串線索,作者到結局都未讓我感到失望或是一種因為太好猜產生的空虛感,很愉快的閱讀體驗。後來又找來《影像感染》(Syndrome E) 打算之後有時間繼續追 :-D

《貓面具奇緣》Zeitenzauber:Die magische Gondel

Image

跟著父母到威尼斯遊船節慶的少女安娜,巧遇也到那旅遊的馬堤斯,兩人外出購物,安娜買了個貓面具,後來遊船節慶開始安娜卻不知怎麼落水,被一個帥氣中古裝扮的男孩救起,而後卻又不醒人事,醒來卻發現自己已置身在15世紀的古城威尼斯,同時發現自己竟然身兼要挽救歷史的時間守護者身份...

架構大致是類似時間旅人特質,回到過去,阻止某件會改變日後世人命運的事件發生,一定要阻止否則安娜原本生存的世界都會不一樣,自己可能會發生「並不存在」的情況。於是展開了冒險之旅,當然有惡棍,才能來個正邪對抗的佈局,並且展開了一些些曖昧情愫的青少年愛情。中間發展大致就是繞在身歷險竟,差點遭到殺害,保護好人的戲碼上演。

情調上處理其實並沒有那麼浪漫奇情,倒是回到過去,是可以多點古意盎然的描述,一些歷史建築、各種行業,不過歷史精確度我並沒有去查詢看看是否有把真人史實人物虛構入內。角色描述並不特別鮮明,許多地方都只有點到為止。依我對此類時間旅行,現在流行號稱「穿越」的標準來看,時間悖論問題應該是要編入情節內,作者卻在結尾稍微提一下來讓結論有點合理之處,這實在是薄弱,有點可惜。全書,大致都是很輕的點到,很輕的浪漫、很輕的角色刻劃、很輕情感琢磨、很輕的歷史編織,冒險倒也是不怎麼驚險。

「麵包」パン (パン屋襲撃) by 村上春樹

bakery

原篇名刊行時是「パン屋襲撃,」後來發表在合著『夢で会いましょう』才改名為「麵包」(パン),這也是市面上比較能找到的版本,大概可以說是「麵包店再襲擊」的前編。作品梗概是「我們」肚子餓了,決定去麵包店搶劫,那個共產黨老闆讓他們隨意吃,並放華格納音樂給他們聽。兩個小時候,身為搶匪的我們,心滿意足地離開了。回到屋裡,空腹感消失了。

村上春樹的作品一直都是在怪異思考下卻仍合乎邏輯思考發展,儘管部分作品看來具超寫實感,但閱讀之後,你仍不會否定當中邏輯並無不妥之處,本篇作品也不是例外之作。或說這篇作品真正有趣的地方是在於村上在語言邏輯上的思考,可以說,表面上是詭怪的:肚子餓了、宇宙般的空白感、想像力也缺乏了。終極理由是因為想像力缺乏,所以宇宙般空白,所以肚子餓,決定去搶劫麵包店。

深入文字與敘述底層來看,要將這句話帶進來思考「上帝、馬克斯、約翰藍儂全都死光了...不是空腹感讓我們走上罪惡的道路,是罪惡讓空腹感逼我們上路。」這邊有三個主要關鍵字,上帝、馬克斯、約翰藍儂,也可以說是三種隱喻:救贖、共產主義、音樂。將這三個隱喻帶進原先的邏輯,再帶入故事情節,一切就十分清楚明瞭。肚子餓,恐怕也是一種隱喻,那是關於想像力的缺乏。一個解讀邏輯的導向: 老闆可以詮釋成救贖/上帝/共產主義者。華格納的音樂。想像力開始運作。

「麵包」可以說是村上善用語言隱喻與詞句邏輯來處理關於想像力、創造力的三兩事。終歸還是要回到他愛好的音樂將來豐盛已經枯乾、空白的腦袋。用食物隱喻為起點,表面趣味故事底下引出的卻是關於創造力的貧乏與出口。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Things Fall Apart

ThingsFallApart

奧康渥(Okonkwo)的父親,烏諾卡(Unoka),懶散、不事生產、舉債度日、怕戰爭、又害怕看到血,唯一的才能大概就是借錢跟吹樂器。

《化身博士》Dr. Jekyll and Mr. Hyde

hyde

《化身博士》應該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的作品,以《金銀島》聞名的史蒂文生,所著更為有名、有為成人閱讀者設計的就是這本作品。

小說主要分為幾個部分來談,首先就是那種疑似傳言的說法,一個面貌猙獰

《柳樹間的風聲》The Wind in the Willows

wind-in-the-willows  

《柳樹間的風聲》成書原因是一個父親對小孩的愛。作者Kenneth Grahams的孩子身體衰弱時常臥病在床,作者常在床邊跟他講故事,這些故事最後成了這本書的主要內容

《空出位子給幸福》Soulspace

soulspace

去年(還是前年?) 台灣出版社從日本引進兩本賣得挺好的居家整頓書籍,一本是《斷捨離》、一本是《怦然心動的人生魔法》,且以後者為最多人所傳閱,且在網路上有不少網友分享自己如何依靠《怦然心動的人生魔法》、運用當中的概念整理自己的房間的前後對照,這兩本書大抵上就是之前我所閱讀的某類書《丟掉50樣東西》之流的捨棄的藝術,從自身環境的清楚,推進到自我心靈空間的清掃,也就是將所在的物理環境與心靈的空間做連結,大抵還是在書寫關於環境的改變,人也跟著有所改變。而這只是這類書籍要讀者理解的最終目的,在達到最後目的的過程每個作家提出的概念也還是有些許差異。

以《斷捨離》為例,作者強調的是時間線,以當下的自己為標準,在取捨間,是要問當下的自己需不需要,要不要,而不是未來哪天我是不是需要。同時,作者還提出了物品與人的關係,物品與人的關係究竟是物品在主掌人,還是人其實才是可以抉擇物品命運的關鍵。也可以這麼說,長久以來,我們生活周遭東西越積越多,好的不好的都留著,主要還是因為被物品綑綁的生命。所以作者才提出「當下」以及「人與物的關係」來進行斷捨離的方法。

《怦然心動的人生魔法》走的又是另外一個處理方式,就是每樣物品都摸一下,如果會心動就留著,要丟的跟物品說聲謝謝,此書較為生動的是,作者將自身經驗帶入文字當中,並以實際運作來教導讀者如何處理衣服、書籍、其他雜物等等,運用她的方式也確實有不少的效果。

再提出一本台灣出版的《零雜物》,這本並沒有前兩本對我來說那麼受用,總覺得作品只是整理了國外的各種丟棄藝術的書,並加入自身經驗,還有處理母親遺物等等過程。再加上作品中多有圖片分享,在我看來那不像是家,就如她自己在書中所言有讀者認為像「樣品屋...不過我自己....。」書中的圖片太過像室內設計書上的空間,沒有書櫃雜物,一眼望去只是櫃子,打了側燈增加美感。但我怎麼讀,就是覺得那不是家的感覺,像是旅館,像是暫棲地。

我來舉個例子好了,有一種人,買了書只是為了擺著,他會使用、會閱讀,越小心翼翼地深怕書頁損傷,於是他帶著手套、戴著口罩閱讀,他只要那本書像從未使用過的樣子,在閱讀過程中,非常小心翼翼,彷彿那本書跟他的關係是他是保管人,書本是主人。《零雜物》中的實例圖片給我的感覺就是這樣的樣品屋,深怕坐在那樣的環境會玷污了沙發、怕留下自己指紋在桌上那樣的拘束感。

寫到這裡,我想提出的看法是,無論是怎樣需要整頓的空間、堆放的物品,你所居住的環境都是你自我風格的投射,那是你帶給人的感覺,有時候更可以看出自己與另一半情感關係的狀態。今天要提的這本《空出位子給幸福》(Soulspace: Transform your Home, Transform Your Life),這本書強調的是藉由空間淨化的能力進行心靈淨化,藉由回顧自己的過去,來選擇現在看待自己的方式,並從現在的樣子打造夢想的未來。

作者將靈魂淨化的過程分為三個主要的階段,第一階段審視過去的自己,第二階段,打造夢想的未來,第三階段活在當下。主要概念還是教導讀者認清自己現在的樣貌是受到過去怎樣經驗的主宰,並將負能量掃除,留下給自己正向能量的物品,同時從清理物品當中整頓自己,了解曾有過的一切,並加以運用。我想這些觀念最終都是要落實到以人為主的概念的想法著手,又有哪些東西是被現在的自己給忽視、壓在箱子底,或是放置到儲藏室裡蒙灰沾塵。

本書不僅提到整理物品的過程,丟棄物品的取捨,同時更增多了感情的成份在裡面,從中檢視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曾經的情感關係。物品其實並不只是物品,對我來說,他們代表了一個人的風格、習慣、喜好、成就、甚至是曾經走過的愛恨關係,此書雖然看似是類似人生魔法那類的書籍,卻更強調物品與自己的關係,並從各種案例中去挖掘顧客、朋友的真實樣貌,那已然像早遺忘掉的自己。各種案例有各種不一樣的故事,簡單明瞭的敘述,語言並不那麼熱血,也不那樣緬懷,但卻有許多則都讓人讀了挺是感動的。

前幾天在微網誌讀到好友的update,提到年前的大清掃,看到自己過去叛逆時期留下的文字絮語才想起原來自己曾有過那段時光。我想這就跟過去被我們遺棄忽視的記憶有關,在大清掃的同時看到過去青春時期的自己,無論文字的回憶是美麗或是悲慘到會綑綁住自己,在回顧的同時都能用更客觀的立場去處置那一段歲月。或許跟此書隱約提出的概念有點關係。

《空出位置給幸福》其實並不是那種熱血之書,看完立馬整理房間的書,卻像是一本看完書後,會想要審視一下房間,看看形塑自己的一切與被自己形塑的空間,進而思考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想擁有什麼樣的生活。原書名: Soulspace: Transform your Home, Transform your Life, 在挑選這本書時我看到的字眼是Home, Life! 是家,就是溫暖,就是讓自己最舒適自在的場域,知道自己要什麼,自己是什麼或許才是最根本的解決之道。

The Rats in the Walls by H. P. Lovecraft

lovecraft
"The Rats in the Walls" 中譯名為「牆中之鼠」或是「牆中鼠」是以「克蘇魯的招喚」出名的作家H.P. Lovecraft另外一篇有名的著作。

故事是從敘述者提到他在7月16日搬進他家的祖宅,在英國鄉間Anchester的老豪宅。也就是小說是以倒敘筆法進行鋪陳。主人開始提起這間屋宅的結構,地基,在在都顯露出它有很久遠的歷史,又提及祖父輩的如何因為一件"unexplained" "hideous tragedy"而離開英國,到美國維吉尼亞定居。


Anchester鄉民對主人公翻修的行為是充滿憎恨,但從作品當中其實透漏不多,似乎他們家是受到詛咒,又有一說在中世紀時曾經看到這座古宅跑出無數的老鼠啃噬人。...搬進去的六天也沒事情發生,但之後主人公跟他的貓卻在深夜發現壁毯有老鼠竄動。自行探查結果卻發現在地窖有著奇怪樣式的祭壇。在與友人商量之後,前往倫敦找了幾位考古學者、專家來到大宅探查,看看他的祖宅到底藏了什麼不為人知的祕密,要讓其祖先黯然離開英國到美國新生活。豈料....


一個古宅,結構外貌很像哥德式小說常出現的場景,也像一些英式作品常會探索的大宅深埋秘密之類的。不過,Lovecraft卻增添了不同的恐怖色彩。此作品幾乎是充滿了異教崇拜的元素,是由牆中鼠來引領角色探索過往神祕面紗,描述是極為具象、血腥、泛噁。因為異教所以神祕,也因為所描述的一切,幾乎是文明倒退的樣貌,令人驚駭。結合異教色彩、人類退化狀態、象徵「病」的眾多老鼠所引起的恐懼懸念,附魔(possession)之外又加上敘述者的自身的見聞描繪,使得畫面更有逼真感。


不過,因為作者本身文筆善用模糊地帶,在解析此作上面增加了太多太多不可知的懸疑性,已經超越理性覺知的判斷,究竟最後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會導致那樣的悲劇結局,又因為太多異教、血腥儀式等等元素的加乘後,讓讀者也失去魂,無法下結論,無法確切描述最後結局的真實原因,一切只能歸為超自然(the supernatural)!

Elephant by Raymond Carver

carver

小說從一個男子說他弟弟跟他借錢開始談起。弟弟跟他借五百元,說很快就會還他。他借給他,並告訴他跟弟弟住在同個城鎮母親需要生活費,所以要他弟弟把錢給母親等於還債。但這回弟弟卻沒辦法給母親前最後只給了75元,母親那邊說是只收了50元。

這位男子就接到了老媽子要生活費的電話。同時他每個月還得給前妻贍養費,給有小孩的女兒生活費,因為女兒現在跟一個無所事事的男子生活,怕女兒跟孫子餓肚子所以生活費當然都是他出,另外要給讀大學的兒子生活費,不然兒子說他就要去販毒,自己也欠銀行債務。

總之,這位老兄便是那種成天追著錢跑的人物。有天他終於受不了了,跟大家說不能再下去了,可對方又找了更多理由搪塞,弟弟又想借更多錢,於是男子的埋怨就不了了之,還去銀行借更多錢給弟弟,總不能放著弟弟不管,或撇下家人。有天,他打盹,夢到他死去的爸爸,當時他還小,坐在爸爸的肩膀上,老爸帶著他到處走走。醒來,又夢到老婆,那時還不是前妻...之後他上工去,沿途鳥兒歌唱,穿破鞋也沒啥不好,老弟欠錢就等他想還再還把,走路上工剛好也可省省油錢,同事汽車經過「叭!叭!」

這個作品語言一樣是卡佛式的直白,卡佛的風格與題材,愛情的缺席,柴米油鹽的題材。基本上小說並沒有太過明顯的高潮,或說,小說並沒有低谷時,原先生活就是這樣追著錢跑,頂多說後來家人野心更大,更會壓榨該男子。既然是這樣的低谷遊走的生活,還有什麼值得盼望呢?鞋子破了也沒錢買,想看電影也沒錢揮霍,這不用讀經濟學就知道的事,已經入不敷出了。但就在一切都被壓榨殆盡,也不會再期待有所改變的狀況下,至少真正入睡做個夢,總不會也被剝奪吧。

夢中,死去的爸爸讓年幼的他跨坐在肩膀上,讓他覺得好像自己坐在大象的背上。這夢境是此作品明顯分割的點,夢境之前,是現實經濟困頓的壓力,夢境是脫離現實,回到無憂的童年,回到婚後甜蜜歲月。儘管作品安排現實壓榨,夢境無憂,回到現實,這樣必然性的寫實故事套路,卻又將夢境的氛圍滲透到之後一樣被現實生活壓榨的人生,柴米油鹽的現實似乎也嶄新的面貌以對。雖然此作品是一貫的卡佛風格,語言,主題,素材,這本作品的結尾卻跟以往不同,不那麼留白,而是指向了一個一樣在現實世界的出口,卻又像是另一場美夢,希望主角能繼續奔馳,那是短暫的自由,卻是讀者希望永遠不醒的夢。

《舌尖上凋落的愛情》

love 
《舌尖上凋落的愛情》是韓國作家趙京蘭的作品,過去讀過一些她的小說卻從沒有這本帶我我這樣大的感觸。

本書是以經營烹飪教室的廚師智媛,也是全書的敘述者,與同居男友分手的愛情為始的作品。這也是書中第一章寫出的「我的故事始於愛情結束的地方。」

The Bloody Chamber by Angela Carter

carter
「染血的房間」是根據或是以法國的民間故事藍鬍子為底本,所書寫出來的作品。

原版故事梗概大致就是一個藍鬍子大富豪外出交給小妻子一串鑰匙,其中一支不可以去開房間的,但小妻子敵不過好奇,開了房間,看到滿室的血腥,原來藍鬍子老公的前幾任妻子都被殺了丟在房裡,驚嚇之餘,鑰匙掉到有血的地面,沾了血。藍鬍子回來後發現妻子果然去偷看他的祕密,就要砍妻子的頭,最後妻子被姐姐跟兩個弟弟在千鈞一髮之際救回來,藍鬍子富翁死掉,這樣的Happy Ending!


Angela Carter的染血之室是根據這樣粗略的梗概逕行詮釋發展出另外一個不同的故事,但有點童話背景的讀者多少還是會將這作品與藍鬍子作文本互涉的閱讀參照。Cater在作品中,多處使用處女情慾的探索,性純真與性慾探索的對照,來描繪故事主角對於性與愛的暴力與幽微恐懼,善用非常修飾性的語言描述,卡特在此篇作品中透露探索性(sexuality)的極致描繪,從Virginity到失去virginity,在性事、情慾的體驗是從想像的領域進展到現實領域的,那染血的床布代表一種男方嗜血的佔有,一種癡迷virginity,但對女主角來說,染血的床單卻是一種體驗,也是一種更加進展去知覺過去在想像界未經體認的真實。


給予一串鑰匙,開啟出來的前妻亡故真相,也是對女主角的enlightenment,是開啟了女性原本就應該保有的自我意識,意識到自己的處境,也應該要意識到婚姻背後的真實。要設想的是,這絕非是一個單一層次女性主義,或是顛覆性政治的作品,而是在其中運用語言、各種繁複象徵所帶引出來的童話新版本,是一種極度創新,也是在出版時期極度前衛必然受到女性主義主流學派或是非女性主義的主流學派所抨擊並且十足有爭議的作品。前者,主因是女性主義一直以來是十分唾棄fairytales,認為童話裡都是在強化刻板性角色典型,Carter的作品又是以這種題材來書寫想當然必然是引起爭議,而主流又更加明顯地抨擊作品本身的赤裸,直白。


時間過往,讀者在審視Angela Carter的作品或許更應該將sexual politics的層次先稍稍輕輕帶過,先著重在語言使用的繁複華麗與渲染力,再回到更大框架,整部作品所在動搖的基礎究竟為何。或許,才不會太直接魯莽地直接朝類似這樣「作品是在抨擊sexuality,violence」等等此類太過空泛的評語,也更能夠欣賞作者創作力本身的強大力道以及大框架對於文化、歷史甚至更細微的慾望本質探索。

Squirrel Seeks Chipmunk by David Sedaris

Squirrel Seeks Chipmunk



預期應該是一本有趣的動物主角的溫馨小品,至少以David Sedaris過去的作品來看,我期待這會是本非常幽默而且funny的短篇故事集。翻閱完畢後,我覺得挺失望的,跟預期不符。基本上,十六則短篇故事都是以動物為主角,主題包含人性、社會、性別對待、種族等等議題,作品沒有個美麗的開始,也沒有什麼太完美的結局,只能說是有些些地殘酷,有些些地自私,有些些地出乎意料。若非,插圖實在可愛得緊,會讓我想繼續翻讀下去,不然這種沒有一個solution,又那樣黑色的作品,實在不對我的閱讀胃口。



提一下作品裡的一則故事吧,一個健康的鼠對一個生病有癌症的鼠說,他要放寬心,要看好處等等....不要憂愁,這樣病也不會好。就在當下,一雙戴著白手套的手伸下去,將健康的鼠注射愛滋的毒素,因此那隻健康的、囉嗦絮叨的健康鼠,也從此虛弱憂愁了。

Screen shot 2013-01-01 at 10.36.57 PM

《非普通讀者》The Uncommon Reader

The Uncommon Reader
英國女王殿下,一日愛狗闖進駐點皇室的圖書巡迴車,礙於顏面只好借了一本書,再接連一本。於是女王殿下就陷入書海,無法自拔...但女王可是要行外交,算是皇室顏面,怎可荒廢本業,於是大臣就暗中搞鬼,豈知後來這女皇說她要創作,這可了得呀....

作品基本上是設定在英國女王與閱讀的關係,從自小打理國事,被訓練教養,並冷靜自持的女王,從來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歡什麼,進入閱讀世界後,一發不可收拾,耽溺其中,甚至有些為地荒廢國事。群臣擔憂,來搞破壞,豈知並不成功還幫了大忙,讓女王興起想書寫真正的、屬於自己的作品。小說本身是十分幽默地,有些句子實實在在地會引起讀者共鳴,例如當中女王讀到Henry James時說著:「別磨磨蹭噌地行不行!」這句話可直入我心頭。笑了出來!可真把我平常不敢說的講了出來。

這女王愛閱讀,心思便開始柔軟,會體察旁人的情緒流動,也開始思考何謂平等,何謂自由,這些些挑戰皇家階級分明意識的概念,不由得也同情起幾十年都奉獻給皇室的老太婆。雖說小說本質幽默極了,但這篇原先發在London Review of Books的作品,其實在我閱讀的Alan Bennett作品中,並未達到他過往的品質,充其量讓喜歡閱讀、喜歡書本題材的讀者,吃了盤甜點,甜著,但還是需要吃吃正餐。

What we talk about when we talk about love by Raymond Carver

carver

「當我們討論愛情時我們在討論什麼」是卡佛最為經典且最被討論的作品。四個人,Mel, 其第二任妻子Terri, 作品敘述者Nick,及其妻Laura,四個人圍在廚房桌子討論起Love。

此時陽光從窗子照入廚房,滿室生暉。Mel是心臟科醫生,有說話的權力,所以談話主題都由著他圍繞開展。桌上一個冰桶,一瓶琴酒,他們邊聊天邊喝酒。

Mel聊到他信仰spiritual love,而他老婆Terri卻相信實質上看到的愛,於是他們談到Terri的前男友,曾對Terri施加暴力,Terri卻認為這是前男友Ed愛她的證明,而後她倆分手,Ed自殺,Terri依然認為這是Ed愛她的證明。Mel說愛你不成就要殺了你,這不叫愛。

後來Mel提出看到一對受傷的夫妻,跟他們比,現在聊的愛根本無所比擬。一對夫妻車禍受了重傷進醫院,他們夫妻的愛因為老先生無法透過紗布看到老太太,也沮喪萬分,也使Mel覺得upset! 後來酒越喝越多,對話提到Mel想要打電話給小孩,想要謀殺前妻。對話頓時結束,整室幽暗,留下了沉默的四人與空了的酒杯與酒瓶。

作品本身是對話所構成的,光線,酒,談天,廚房。這是關於情感本身最閑適的場景。Mel開始談愛情,精神性的愛情對抗著老婆Terri所信奉的肉體性、世俗性、殘暴性的愛情,說著沒有了結論,Mel又提到老夫妻無法見到彼此那種才是愛,那是心靈的感受的愛。後來提到自己想謀殺前妻,曾經有過的愛,也不能保證永遠都是愛,那是愛的mutability。這種愛情散落其中,陽光明亮到滿室幽暗,對話從Mel非常有理智的對話,到後來幾乎半醉了,一下子是sentimental又一下子是那種殘暴的情感爆發。

愛情的各種樣貌,無所依據,越想要以言語表達越到後來變得無法清楚提出。一對情侶是不停地講,另一對情侶是常用小動作,例如眼神交會與碰觸手背的動作來傳達。或許這是作者想說的,愛是inarticulation,愛是眼神接觸的連結,愛是明亮中的理智思考,卻在晦暗的廳室能夠無聲勝有聲的理解,是沉默中的觸感,是光亮中的目盲,是暴力中的盲,是無語之間的茫,是酒般的耽,是醉中的朦朧,是永遠永遠別試圖用話語解析,是理智世界易錯亂的圖塊,卻是在無語、醉酒迷茫中,恍惚知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