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皮手稿》Das Skript

Strobel+Das-Skript-Psychothriller-Psychothriller

清晨,女大生妮娜收到一個包裹,木框框著一個材質奇特的布料,大概是動物皮之類的,看著看著卻似乎看到像是人體上的痣被拉扯過度的形狀。同時,德國第二大報,漢堡日報發行者之女,失蹤兩三天了。又被發現一個女人屍體,其背部少了一塊皮。

警方循線著手調查,隨著事件挖掘出來的「皮」上面還刻著類似書本章節,竟跟一個隱退多時的作家雅恩所創作的一本犯罪作品《劇本》(Das Skript)描述情節如出一轍。

這位退隱作家多年前居住在科隆,當時也因為他其中一本作品被兇手拿來做犯罪手法,導致最後聲名狼藉,還落得遭質疑為犯罪嫌疑人,如今他搬到漢堡,在當地卻又發生其作品內容關於人皮手稿的犯罪,被拿來使用。這不禁使警方懷疑究竟是否為作家想要出名自導自演的戲碼?後來發現當初收到人皮木框的女大生先前曾發表過一篇關於此作家的文章,難道這是恐嚇威脅?《劇本》的情節可是殺了多人、割掉受害者的皮膚,警方是否能在受害者人數增加前將真正兇手繩之以法。

非常精彩好看的作品,以一個女性受害者為開端的受害者陳述章,類似書本的成書章節,交錯著案件發生的各種嫌疑人、案件調查,讓作品發揮得淋漓。以書中書的犯罪形式創作的作品,結合當中對於出版社、編輯、出版等等流程、作家成書過程的細節調侃,讓在閱讀這本書的我不僅僅在有心理犯罪作品在讀者心中的作用,還多了一層書中書的趣味,難道負責作家作品的編輯會是下一個受害者,或是為了讓自己推出的書大賣來模擬犯罪呢,這倒是這本犯罪作品額外的亮點。

因為作品是在受害者敘述與案件調查發展交錯之下推動,因此在受者者的短篇章節中,可推敲出罪犯的真實身份,但作者並沒有露餡太多,直到最後才有了兇手的真實身份的暗示出現,前頭幾乎都只是提點一下,不至於太早讓讀者猜到兇手,像這類作品深得我的喜愛。

只是,排除我對整部作品的喜愛,發現中文版把作者書中書的概念在書名與內容的譯文對照上做了一點修改,此書書名譯為《人皮手稿》,原文書名為Das Skript, 而作品內容那本讓兇手依循犯罪模式的虛構作品為《劇本》,德文書名(即在原文內容所呈現的書中書名)也是Das Skript,或許內文也翻譯成《人皮手稿》至少在閱讀上會多了點書中書的趣味,也不失作者設計作品的美意,猜想台灣出版社有他們讀者群接受程度的考量吧,於我,寧願內文中的那本書譯文也是《人皮手稿》。

-感謝 管笙 在德文文本閱讀的指引。

《30街的兩匹斑馬》Deux zèbres sur la 30e Rue

51po44bTcHL._

中東地區一直以來因為政治、宗教等等因素,社會經濟、國家局勢動盪不安,加薩走廊成為以色列與民兵的爭奪之地。在這樣的背景下,加薩地區動物園少了斑馬,園長馬哈茂德於是將動物園的兩匹驢子用染髮劑染成斑馬的樣子,為了讓來訪的小小孩童不失望,戰爭雖醜陋,但人世間總還有能夠期盼的事物。


紐約時報駐中東特派員詹姆斯,因為太常關注這些國際大事,導致與結婚十年的妻子分開,生命失去了希望與動力,那天到動物園看到了那兩匹怪異的斑馬,笑開了,想要把這件事在報上發表。分隔兩地的法國情侶,在不同時間也受到這樣的故事所影響,生活起了變化...後來詹姆斯還邂逅了一位德國女子,分享了這個有趣感人的指驢為斑馬的故事,敞開了心胸...就這樣,一件趣聞卻直接與間接影響了作品中幾位主角的生活...

作品是本小品故事,以加薩走廊紛爭引起的化驢為斑馬的故事為背景,將中東、德國、法國、美國等地的各個主角拉攏在一起,這個故事到底是怎麼樣吸引人呢,對詹姆斯而言那帶給他希望,憑著想幫助園長朋友他想辦法讓對方到美國宣傳讓世界知道這件事(包含戰爭的影響),剛好遇到這位園長也想轉變一下,就真的答應到美國,法國情侶,男方受到故事感動,想把它寫成書,聯絡詹姆斯於是約在美國見面,女方是個藝術家,短暫在美體驗藝術家生活,因為某個關係要租賃詹姆斯的房子也相約見面。加上詹姆斯後來深愛的女友,這幾個人不只因為故事牽連在一起,後來也在同一個地方相遇。

說是小品是因為它的基調就是淡淡的風格,讀了有時會會心一笑,把中東地區因為戰爭饑荒動物連帶跟著餓死的悲情故事用獨特、充滿希望的方式處理,佐以傻勁與愛情故事交叉其中,閱讀感受是非常輕鬆、帶著微微笑意的,因為書中的每個角色都是如此可愛,希望都可以順利達成,結局也是好的。但正因為前頭陳述的優點,以至於我幾乎忘了這可是本架構於加薩走廊戰亂背景的故事,各段故事的銜接串聯稍嫌薄弱了點,除此之外,一切都不賴,挺適合拍成那種假期電影,像是每一個角色都各有其背後故事,都分別被牽引到某個大都市,然後彼此相遇。

《終於還是要道別》When it Rains

mackellar

原文書名When It Rains,字面上意思「當雨落下時」在這本memoir代表著像是久旱甘霖、也可以說是世界受雨洗禮後的澄澈清明。不曉得有沒有如此難熬的傷痛,丈夫在她懷第二胎時自我解脫、兩年後母親又突然診斷出癌症撒手人寰,整個世界幾乎天崩地裂,最愛的兩個人,可以說是作者依靠的兩座山,接連離開,丈夫的離開留下的是說不出的困惑與痛,一種自責且無力的心,太突然; 母親的離開是有準備的,雖然也來得突然。兩位親人的離開方式雖然不同,但造成的最後影響卻是一樣的,崩裂且無助的心。


身為作家而且在大學任教的MacKellar,丈夫逝去的痛尚未痊愈,母親接著離世又讓痛苦倍增,於是就向學校請了假到母親老家墨爾本過三個月的放鬆,一個女人、兩個仍懞懂的孩子,真能因為換個環境就擺脫失喪的情緒?回到母親老家,與舅舅住得近,買了小馬給女兒,自己也在牧場附近每天忙東忙西,最後出版社那邊有個出版計劃,於是在三個月的假期裡,她拖到不能再拖,卻又想不出該寫些什麼來出版...

通常,以傷痛開始、以療癒結尾的作品,讀者應該可以期待過程中會有諸多交雜回憶的甜與痛,或者來個作者心深處的絮語潺潺,或者來個在接近自然的牧場生活受到療癒作用,像是自然文學常提到的那種大地的母性讓受傷的人可以因為這場擁抱慢慢找回自己。但作者並沒有著墨太多我前頭所提到的,過程中讀者知道作者的丈夫過世了,她很困惑,作者的母親死了,她很無助,但是情感的深度刻畫得太淺,造成文字與讀者隙縫太大,我不知道她丈夫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只知道好像是精神有狀況,也大概知道她母親獨特之處,但這些跟她的關係是?我在書中沒看到關聯。

她是怎麼療癒的呢?女兒適應環境、學會騎小馬、到牧場幫忙擠奶...然後牧場單純生活...後來,她遇到了一個真命天子,所以她開始改變自己的心態。看到後來,我不禁想問,作者到底是怎麼療癒的...因為刻劃實在是表面,觸不到我心坎,我感受到作者的「一點」痛,卻對於她的療癒過程與結尾感到困惑莫名。

看過Cheryl Strayed那本失喪後去走太平洋山脊的作品,我想我還是習慣那種與自然對話、與回憶對話、與自我誠實對話、並且讓讀者深受感動的作品。不過此書也不是沒有優點,前面還鋪陳了一點丈夫過世與過世前作者的心境,還有就是片段的文字挺美的,結尾寫到When it rains的比喻也美,可惜作品就是非常有距離感,這道別的「終於」非常突然,不過還是很替作者開心,畢竟她已走過那些傷痛。

《影像感染》Le Syndrome E

syndrome_e

有人要出清過世老爹那堆無用的影片膠卷,而且還是廉價出售,這叫影癡怎不心動。維洛克喜孜孜得在對方閣樓深處搜得挺神秘的膠卷片,上頭啥也沒透漏。豈知回家觀看,竟然眼睛就瞎了。醫院說,維洛克其實是有意識到視線內障礙物,但不知道為什麼就是看不到,所以猜測是心理因素。


警察前女友露西,受到維洛克所托來調查一下那詭異膠卷的秘辛。這頭露西也看不到啥東西,只知那膠卷變態極了,找來膠卷專家,對方卻因此受害。另外一頭,妻女過世的鯊哥警長,受到精神分裂所苦,也捲進了大腦被挖掘的連續謀殺案。兩人原先是分開不同案件,卻又指向同一個犯罪線路,究竟這兩人會挖出怎樣、令人難以置信的內情呢..

其實這是《左撇子的殺意》的前傳,不過僅止於露西與鯊哥的過往與感情線路的交代,主要情節基本上是分開的,所以就算先看《左撇子》再看《影像感染》並不影響閱讀的樂趣。整體說來這部作品比《左撇子》精彩許多,但也不脫西萊斯擅長的犯罪生物學觀點,若說《左撇子》是從幾千萬年左撇子的暴力因子,《影像感染》則是藉由影像滲透人腦等等關於生物、暴力因子的處理。作品比較特別之處,不只在跨越洲際的聯結處理,甚至將美加兩國過去的政治醜聞牽連進來 (我特別查過書中所提的事件是如小說陳述那般)。

兩本閱讀起來,西萊斯對我來說就像葛紅杰,擅長用一些看來詭異又不相干的東西,將之串連起來,閱讀時敘述又流暢,會吸引我一直翻下去,我猜大概就是作者習慣拉線拉扯很大很寬,所以在閱讀之際,我也很難猜測到下一頁的發展,這樣讀起來比較有樂趣。

我讀完這作者的兩本書後,會思索一個問題: 究竟看這種犯罪推理作品,讀者重視的是作者怎麼連接線索,還是說因為線索追溯到不可思議的情節發展而認為這本作品「太扯」(違背自己的思考與知識背景呢)。

像西萊斯這類作家作品中(以我閱讀的這兩本),因為他的線索背景通常是往犯罪生物學的領域處理,扯到生物學領域,總是格外深奧點,但就因為不熟悉卻讓人更想看到你是要怎麼連結它們,至少對我這樣的讀者來說,作品是好看極了,閱讀過程也讓我覺得很刺激,會期待作者的其他作品,我想就是寫得好的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