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感染》Le Syndrome E

syndrome_e

有人要出清過世老爹那堆無用的影片膠卷,而且還是廉價出售,這叫影癡怎不心動。維洛克喜孜孜得在對方閣樓深處搜得挺神秘的膠卷片,上頭啥也沒透漏。豈知回家觀看,竟然眼睛就瞎了。醫院說,維洛克其實是有意識到視線內障礙物,但不知道為什麼就是看不到,所以猜測是心理因素。


警察前女友露西,受到維洛克所托來調查一下那詭異膠卷的秘辛。這頭露西也看不到啥東西,只知那膠卷變態極了,找來膠卷專家,對方卻因此受害。另外一頭,妻女過世的鯊哥警長,受到精神分裂所苦,也捲進了大腦被挖掘的連續謀殺案。兩人原先是分開不同案件,卻又指向同一個犯罪線路,究竟這兩人會挖出怎樣、令人難以置信的內情呢..

其實這是《左撇子的殺意》的前傳,不過僅止於露西與鯊哥的過往與感情線路的交代,主要情節基本上是分開的,所以就算先看《左撇子》再看《影像感染》並不影響閱讀的樂趣。整體說來這部作品比《左撇子》精彩許多,但也不脫西萊斯擅長的犯罪生物學觀點,若說《左撇子》是從幾千萬年左撇子的暴力因子,《影像感染》則是藉由影像滲透人腦等等關於生物、暴力因子的處理。作品比較特別之處,不只在跨越洲際的聯結處理,甚至將美加兩國過去的政治醜聞牽連進來 (我特別查過書中所提的事件是如小說陳述那般)。

兩本閱讀起來,西萊斯對我來說就像葛紅杰,擅長用一些看來詭異又不相干的東西,將之串連起來,閱讀時敘述又流暢,會吸引我一直翻下去,我猜大概就是作者習慣拉線拉扯很大很寬,所以在閱讀之際,我也很難猜測到下一頁的發展,這樣讀起來比較有樂趣。

我讀完這作者的兩本書後,會思索一個問題: 究竟看這種犯罪推理作品,讀者重視的是作者怎麼連接線索,還是說因為線索追溯到不可思議的情節發展而認為這本作品「太扯」(違背自己的思考與知識背景呢)。

像西萊斯這類作家作品中(以我閱讀的這兩本),因為他的線索背景通常是往犯罪生物學的領域處理,扯到生物學領域,總是格外深奧點,但就因為不熟悉卻讓人更想看到你是要怎麼連結它們,至少對我這樣的讀者來說,作品是好看極了,閱讀過程也讓我覺得很刺激,會期待作者的其他作品,我想就是寫得好的 :mrgreen:。